当前时讯:考试后孩子说:“我只是粗心,其实我都会”,家长的回应至关重要 | 家长慧
来源:人民教育作者:钱志亮(钱志亮工作室)民小编说“粗心”是每次考
柳栖士 2023-07-03 12:08:00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钱志亮(钱志亮工作室)
民小编说
“粗心”是每次考试之后孩子们最常归纳的失分原因,然而这样的总结可能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反倒成为一种标签或借口。那么,粗心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粗心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呢?
【资料图】
6月是考试季,高考、中考、期末考、模拟考……各种大考小考纷至沓来。
一说起考试,不得不提就是关于孩子考试“粗心”的问题。
有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忘记写名字;有的孩子答题漏掉一个小数点、写串行;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会做的,不审题就立马写下答案......
粗心听上去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关键的时刻,教训也最惨痛。
高中老师常常会对即将高考的学生说:“高考丢一分,相差一千人”,以此提醒学生们,考试时要细心,千万不能因为马虎,丢掉了关键的几分。
粗心也很难改,甚至会伴随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粗心就是这样一粒让人感到疲惫的沙子。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克服孩子在学习中的粗心问题,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失误。
01
孩子粗心的背后,藏着什么?
面对粗心这个问题,亲子之间的对话往往会走向一种微妙的共识,比如,孩子考试因为漏了一个小数点而扣分:
“你太大意了”
“下次要认真点”
“我粗心了”
“我下次一定注意”
……
听上去,既找出了症结所在,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这个时候,粗心不是一个小毛病,反而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好像孩子如果不粗心,这张试卷的成绩就有了质的飞跃。
一句“下次注意”最后都会变成无疾而终。
评价一个孩子“粗心”,让孩子内心有种莫名其妙的安慰之感,他们会轻易地原谅自己:“我不是没学好,我只是粗心而已”。
事实上,这种表达,都带着自欺欺人的成分,其本质是不想承认孩子在学习态度或能力上客观存在的问题。
孩子粗心,之所以能称之为问题,是因为它并非偶然出现,而是反反复复会犯的错,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孩子在这种解释之下,变得心安理得起来,错过了认识自己真实的短板的机会,进步的机会也被抹杀了。
孩子一旦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再想纠正过来,就很费劲。
再聪明的孩子,时间久了,也被这句话给说“笨”了。
我们可以观察,那些学习很优秀的孩子,在粗心的问题上栽得跟头屈指可数。
学习也好,生活也好,想要真正地做成什么事,细致是必要条件。
当你发现幼小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粗心、马虎,不要第一时间帮他找补,用一句“粗心了,下次注意”搪塞过去,这句话太模糊了,孩子很容易当成耳旁风。
如果总是强调孩子“粗心和马虎”,很容易将它变成一个标签或借口,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察觉这背后的具体原因,比如注意力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审题问题、知识理解是否透彻等。
只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吸取教训,“粗心”的情况才会真正地减少。
02
孩子为什么总是粗心?
导致孩子“粗心”的原因有很多,钱老师《在粗心、急躁危害大,如何帮助孩子改变》一文中具体分析过原因:
① 注意力不集中
② 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③ 缺乏精加工
④ 思维能力问题造成的审题不明
⑤ 概念模糊
⑥ 生活习惯失当
较为常见的原因,一般是以下几点:
一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心态浮躁。
有的孩子在写功课时,心里装着其他事情,比如想玩手机、想看电视、想找隔壁家小朋友玩。写作业不是当下的目的,而是交差。不思考、不专注、不检查,作业才会漏洞百出。
二是学的知识都没有真正消化,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造成。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明明平时会做,但考试的时候却做错了,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粗心,还是因为孩子对知识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之前之所以做对了,很有可能是蒙的。
三是思维习惯的问题。
有的孩子看到熟悉的题目会想当然地去解题,靠得是印象、经验去解答。这种思维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
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孩子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 比如,当计算:420÷42=10,630÷63=10这些口算题后,一接着计算440—44时,由于思维定势孩子往往会把减法错算成除法,即:440÷44=10。再如,整数加法的法则是“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孩子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却将末位对齐。
四是不良的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检查、不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还有的孩子卷面不整洁、涂涂改改也容易造成视觉遗漏,这些都是习惯问题。
03
如何克服孩子在学习上的粗心问题?
作业尽量工整,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早期辅导孩子作业时,父母要重视孩子作业的字迹,不一定要求孩子字写得多么漂亮,但要尽量要求他写得工整。
最基本的是,写字的时候写在格子里,上下对齐,切忌龙飞凤舞、字迹潦草。
在考试中,不工整的试卷,不仅仅会影响卷面分,而且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潦草,看漏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小失误。
作业工整,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要求,不仅可以避免很多无心之错,也能让检查变得简单。
让孩子反复读题,不要急于下笔
有位母亲怕孩子粗心丢分,考试的时候,在儿子的手背上写下5个大字:
“题目看两遍!”
不认真读题,是很多孩子最容易犯下的错,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训练孩子多读题。
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下笔,先慢慢读题,把题目都看完,理解题意之后再来写解题步骤,尤其是理科的学习,善用草稿纸,可以先演练一遍,有把握之后再工整地填写答案。
这种答题的微习惯,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作用不容小觑。
把检查当成最后一项重要任务
粗心大意这种毛病,想改掉真的没有什么捷径,一是提醒自己认真、再认真一点,二是完成之前多检查几遍。
同样的作业,别的孩子检查一遍,马虎惯了的孩子就检查两遍。
做完作业或答完试卷,按顺序检查,每一题都要检查,千万不能越过那些简单的题目,有了检查的习惯,孩子答题的失误率会大大减少。
孩子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想要减少犯错,就需要重视错误。将孩子每次作业、考试因马虎做错的题都记录下来。
让孩子在错题旁边写上出错的原因,比如审题错误、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等等,方便孩子看出自己的薄弱点在哪,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同时,养成经常翻阅错题本的习惯,直到对错题完全理解,隔一周或两周,让孩子重新做错过的题目。
如此一来,孩子不仅能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且能真正地掌握知识点。
粗心是一种很难改掉的习惯,但是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粗心就会远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文章来源|“钱志亮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文章作者|钱志亮
来源:人民教育作者:钱志亮(钱志亮工作室)民小编说“粗心”是每次考
荣耀官方将于7月5日19:30发布荣耀X50手机,这款手机被称为荣耀X系列的
1、《武侠春秋之五行决》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武侠类网络小说,作
直播吧7月3日讯西班牙中场法布雷加斯宣布退役,曾与他在切尔西共事的吉
7月初国内丁苯橡胶出厂价上调100元 吨,7月3日出厂价暂稳。企业产品出
其实北汽极狐很少公布自己的月销量的,不知道为什么破天荒的公布了6月
厦门市集美区园博幼儿园隶属于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幼儿
杭城闹市一辆蔚来撞断梧桐树!目击者:砰砰两声巨响,砰砰,闹市,梧桐树,
人民日报北京7月2日电(记者董丝雨)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
从L2到L2 9,我们和L3的距离就像是拼多多的“最后一刀”在星爷的电影《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房舒通讯员林小娜)车主放在车上的现金,被偷了
证券时报记者陈书玉震荡市场正在加速催化基金销售的变革。据悉,近期已
经开区安置房分配工作稳步推进,征迁,交房,安置房,分配工作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胡歌周泽农唱
1、双拐,一般都是一个正握(进攻),一个反握(防守)。2、如果在实战